English | 繁体 | 简体 环宇食品网 中华食品网(版權共同所有) 环宇包装网 | 新用户?免费加入会员 | 登入 | 帮助 | 加入我的最爱 | 设为首页
环宇食品网
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新闻 »  企业风采 »  叶荣廷专访/全家攻未来店 大数据助阵 » 

叶荣廷专访/全家攻未来店 大数据助阵

叶荣廷专访/全家攻未来店 大数据助阵
2016-03-04

来自联合财经网

董座叶荣廷

多元鲜食 携手义美、吉野家 进军办公商圈

开发客群 提供简易热食料理 强化超市机能

国内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百货、超商、超市和量贩的经营界线愈来愈模糊,超商营收直追零售一哥百货业,超市营收也紧追在量贩之后。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长叶荣廷表示,零售业态面转型关键时刻,全家回归人的角度思考,打造未来商店,满足未来客群所需。

全家于1988年由日本引进台湾,当年8月18日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资本额2亿元,同年底首家店在台北火车站商圈开幕,历经六年,全家于1994年损益两平。2002年全家进入资本市场,成为股票上柜企业,目前资本额22.3亿元。

全家截自今年1月底总店数为2985店,市占率29.4%,为国内连锁便利商店规模第二大。全家并转投资餐饮业,计有大户屋及沃克牛排,两品牌在台共25家店,年营收约5亿元。全家除转投资新丰鲜食厂外,去年并投资15亿元,在同一基地自建面包厂。叶荣廷日前接受本报专访,以下为访谈纪要:


全家异业结盟,开发新客群。

问:全家引进复合型态店型、扩大异业结盟,包括与义美、吉野家、大树药局等跨业种合作,会做什么调整?
答:便利商店消费客层主力为15至34岁,为顾好基本盘,必须先思考要发展什么样的新型态店,现阶段主力客层对全家有什么不满及需求都要盘点出来。调查显示15至34岁客层对全家鲜食不满意,要求鲜食要更多元、且要更多热食。

为了迎合主力客层口味,一开始试卖一些油炸商品,然加盟店附近的住户常会抗议,说有油耗味,且卖热食就会衍生食物报废的问题,及让消费者等待的问题。在原型店测试失败后,全家试着去设置出厨房,并在店面调理,演变至今成为跟日本吉野家合作。

这类开发产品必须到位,思考点在于能藉由该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费者去吃,一开始跟八方云集等业者谈过,最终敲定吉野家。吉野家目前测试还算成功,一开始每天售出100份餐,后来掉到只剩60几份餐,现在平均每天售出70份餐,算趋于稳定。接下来将找第二、三家去复制,估今年做八至十家,以办公商圈为主。

银发族市场 下个蓝海

问:与天和鲜物的合作受市场期待,是什么样的想法会与精致超市合作?
答:餐饮复合店型只解决15至34岁主力消费族群的问题,但人口老化的问题则尚未解决。若采渐进式做法,先延伸照顾34至44岁的客层,且以15至34岁当基底,彼此不能冲突。

这便是为何我们投入具超市机能的有机超市复合店型。因为有机商品不多,全家将调整为做「精致超市」,包括与天和鲜物合作开一家店,另一家会由全家自己开,门市内的商品组合会有很多简易料理,例如便利煮、五分钟料理等,强化便利店的「超市机能」。现在供应商都已经洽谈完毕,产品也开发差不多。

超市主力消费客层为主妇,但全家设定为「上班族的小家庭」,想要煮时拆开包装可以简单料理,并没有每天煮的需求,份量大小假设为两到三人份。

问:全家跨业种开辟复合店新领域,还需要多久时间便利商店复合店会由点扩展成面,让便利商店再次启动成长动能?

答:复合店从测试到复制要五年,从目前经验来看,我觉得这些测试不需要这么久,因为我们经验更好。例如吉野家如果成功,很快就会加速复制。

问:国内将步入高龄化社会,全家跨业种开辟复合店的领域里,对高龄客层有何研究?

答:2025年国内将有四分之一人口超过65岁,这群客层对吃而言,要求无负担、保健,同时能销售药品,所以我们去找大树药局合作,为的便是测试这群客层的需求所在,不过目前在台安医院旁的药局复合店型带进很多妇幼商品,跟原先设定已不同。

全家有些门市有装「人眼辨识器」,观察消费状况,想知道消费者动线,停留哪个货柜,与买东西是否正相关?例如新店有家门市有装设人眼辨识器,门市内共装设六架摄影机,包括柜台、甜点架、货架上各角度都有,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是,很多消费者在甜点架旁停留很久,但买得不多。


人眼辨识器 找寻商机

问:从人眼辨识器等消费资料追踪,或是从门市POS机台的资料解读,全家将依大数据做何对应?

答:我们跟系统商合作,做大数据处理,过去很少听我们讲「并买」,就是消费者买什么通常会一并买什么,然而透过大数据去科学配置的话,可以产生出并买效应。例如,有些门市进入改装时,「香烟」业绩掉最多,我们从大数据捞到这个现象,调整成现实对应面,我们会提早先跟客人讲门市即将要改装,并请他们多买几包烟。

未来大数据我们希望跟其他人结合,不是只有全家在做。我们要做一个开放平台,接受所有支付工具,会员共享,资料分析的共享。现在全家采用「析数」帮全家开出规格,由该公司架系统。

目前透过大数据分析,主要想寻找老客群的需求,希望做到「预测需求」,先一步找出客群需求,甚至创造出客群未来的需求。例如,能多益(nutella)巧克力饼干棒的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满足客群需求而生,这是我们更乐见看到的现象。便利商店汰换速度很快,商品的总量没有超市多,这是便利店的弹性优势,可以一直对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调整。对应人口结构变化,如何满足他们,而非想同业做什么、异业做什么,全家思考的是,如何满足客层的需求。

全家异业结盟,开发新客群。

谈食材 好看好吃好便宜 

问:日前才宣布将投入15亿元兴建面包厂,在鲜食布局中,还有什么缺口需要补齐?未来鲜食是否还有成长空间?

答:便利商店开发鲜食的原则是「好看好吃相对便宜」。要有专业技术含量,并尽量以便宜的当令食材做出来就好吃。提升鲜食口味是「永远的课题」,日本全家鲜食2015年仍在成长,所以只要符合好看好吃相对便宜,会有所成长。以拉面为例,不同面体、汤汁,微波时间不同,口味就不同。

未来,全家的鲜食「沙拉」会变好吃,会看到品质上要求愈来愈到位。鲜食仍有缺口,不需要微波的热食仍偏少,例如包子等,台湾烧烤很卖,我们在研究,但有油炸的难题,我们在思考看能否用气炸锅取代,克服油炸问题,例如日本的油炸鸡就卖得很成功,这些店透过微波烤箱来加热。

全家的门市端不希望采油炸方式处理,因此在中央工厂最好能前作业80%,进来店面再做剩下的20%,但至今都不够好吃。全家现在有4万座位,很想端一盘炸物给大家吃。全家另外还会开发很多其他商品,例如蛋糕、松饼等。

全家盖面包工厂,特别要做土司,另一重点是发展饭团,希望做到让消费者「没得选择」,如果商品只能做20至30元之间,大家都没什么利润,我们想要突破。全家现在煮饭机器都是日本上一代机种,现在正评估要不要更新,新机种一台要超过1,000万元。

米饭类的鲜食中,以18度c的便当最难做,全家跟统一超商都转成4度c的便当,以后18度c可能会不见,因为很多食材没办法用,会受限。日本现在研究冰温的饭,仅2度c。未来4度c的米饭产品会愈来愈多,18度c的只剩饭团、寿司、手卷。

看营运 天气比景气重要

问:全家跨足餐饮事业,有大户屋与沃克牛排两个品牌,未来计画与目标为何?
答:沃克刚开始成立阶段,刚好是王品在国内当红时,当时全家以为牛排就是套餐加服务,不过现在感觉这样不好,台北市两店已关掉一店,目前剩台北、台中各一家,「上不上、下不下」,会再观察一段时间。

大户屋表现就很好,今年大户屋赚的刚好付给沃克打平亏损,大户屋希望做到量化的「开点」,全家当初接手时大户屋为14店,约一年展店五家,目前已达26店,今年计画再开十家,全家已把总部内具开发经验十几年的大将调到大户屋,将于百货、街边店觅址展店。

新的餐饮部分,全家想要做「日常食」,也就是消费者天天吃的菜式,店面规模找比较大一点的也不排斥,不过牛排、法国菜都不考虑。目前价位计划锁定在300元上下,已接触一些合作伙伴。

问:去年整体零售业由强转弱,对今年景气看法?

答:今年景气,油价可能跌到每桶20美元,物价没有涨的理由,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可能会货币宽松。大环境若不好,但要影响到便利店要好几年,才会显现;最先反映的会是奢侈品,通常第二年、第三年便利店才会反映,若只有一年不景气,反映到便利店就没那么快,反而我们比较「关心天气大于景气」,天冷天热如何对应。 


 
第5号员工 引导代替领导

全家便利商店去年调整高层人事,由原执行副总叶荣廷接棒担任董事长兼执行长,原董座潘进丁转为集团会长,此番布局让全家朝集团化发展更具灵活调度。

叶荣廷于1988年加入全家,为创店元老,员工编号第5号。最初从一线店铺的便利店员工干起,再回到全家总部历练,历经商品部、管理本部,统掌过财务及人力资源范畴,为全家一路发展历练完整的「全家宝宝」。

叶荣廷最令潘进丁赞赏的就是在任何位置都能全力做到最好。

尤其是2002年全家准备上柜时,叶荣廷时任管理本部协理主掌财务,财务会计并非叶荣廷本业,为了让全家达到上柜的种种要求,当时不管到哪,叶荣廷必定随身带着财务资料。

叶荣廷不是财务专家,但充分展现其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走到哪研究财务到哪,遇到不懂不熟的地方,立刻找相关人员洽询,「上柜前两三个月,几乎夜夜抱着财务资料睡觉」。

叶荣廷的管理方法承袭潘进丁的「授权」模式,充分放手给部属尝试,「出包了再来想办法改善」。与叶共事十余年的员工表示,叶荣廷不是会直接下达命令的长官,他喜欢以「引导」代替「领导」,常常向员工提问,从员工的答问中,找出可能风险,并提醒员工做更周全妥善的思考。

不仅如此,叶荣廷还是「随call随接」的任事者。员工指出,前年国内爆发食安危机,当时乡民传全家与顶新有相关的讯息蔓延开来,当时全家受到负面讯息压来,几乎天天急call给叶荣廷,谘询该如何处置,善于倾听的叶荣廷此时不仅要担任部署的解惑者,亦是员工的定心丸。

叶荣廷善于倾听员工意见,亦体贴员工辛劳。他特别要建言新政府,服务业的人力法规应当有所调整,毕竟制造厂的工人可以被机器人取代,不过服务业很难用机械化取代,便利店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比同业竞争严峻许多。

叶荣廷认为,现行劳基法是针对制造业的思维来设计,但国内服务业的占比逐年提高,牵动数百万人的服务业却缺乏弹性的人力法规,例如假日客人最多,对服务业来讲若对员工假日上班有太多限制的话,绝不利服务业发展,盼新政府能针对服务业有更贴切的人力法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发现侵权行为,请立即告诉我们,我们将会在查证后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新闻 更多 »
关于我们 | 贸易手册 | 使用帮助 | 支付方式 | 诚聘人才 | 交换连结 | 广告刊登 | 联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