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简体 环宇食品网 中华食品网(版權共同所有) 环宇包装网 | 新用户?免费加入会员 | 登入 | 帮助 | 加入我的最爱 | 设为首页
环宇食品网
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新闻 »  市场分析 »  中国奶业进入严冬面临严峻考验 » 

中国奶业进入严冬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奶业进入严冬面临严峻考验
2015-01-08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图片来源:21CN.COM


奶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奶业发展增幅较快

如果以20年为一个发展时期来划分的话,近20年是属于快发展的,在1995年之前的20年则是属于慢发展,发展走势是前慢后快,前后两个20年的发展指数对比,后者是前者的好几倍,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一个大飞跃发展。如果只拿出1998年至今年这16年的时间来看,这一时期的发展走势则为前快后慢。2008年发生了惊世闻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这一年正是我国奶业发展快慢的分水岭。在2008年之前的10年,我国的奶业发展年均增长指数高达15%以上,这一战绩与记录在世界奶业发展中较为罕见;2008年之后的这五、六年,整个行业发展可以说是从卫星般的高速度跌入了蚂蚁爬行般慢速度,反差特别大,前行的车轮已驶入了慢车道,甚至在徘徊中缓慢前行,从近几年的奶牛存栏数、生鲜奶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等这几项指标,就可证明这一点。纵观整个奶业发展来看,它的发展曲线是呈慢→快→慢波浪式曲线前行的。

目前,全国的乳品加工企业大约有657家左右,年生产总值大约2850~2900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点约5.5~6%。2013年的液态奶生产总量2335.97万吨,干乳制品生产总量362万吨(其中奶粉生产总量158.88万吨)。2014年上半年全国的乳品生产加工总量,已出现了近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奶粉生产总量同比下降-10.87%,液态奶同比下降-1.42%。时至10月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2198.8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也只有0.72%,全年生产总量能与去年持平就已算不错。

根据AC尼尔森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奶粉销售额虽有4%的增长,但销售量下降了7%。2013年国内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大约在85万吨,今年比去年看来不会有很大的增量。2014年的市场总容量,是在去年的基数上,再加上小包装成品进口13万吨,总量约为100万吨左右,与去年同比不会有多大的增量,市场总值大约在680—700亿元之间。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在出席今年8月23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次年会时说:“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稳定可控奶源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持续提升,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信心和市场发展得到了显着恢复,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出席今年7月8日“ 2014第二届中国--意大利食品安全对话”峰会上也表示:“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产量大幅度提升”。 谷秘书长在另一次的奶业大会上说:“我国乳业发展,产业水平普遍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普遍加快,生鲜乳品质安全水平普遍改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12月13日谷在出席国科司达特、易牧网第九届年会暨大客户高层论坛会上,对当前的奶业形势分析时认为:“当前局部地方出现卖奶难和价格低的现象,但奶业形势总体还是向好的,潜力巨大,我国一定会创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业”。

通过上述政府和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了解到,中国奶业正处于历史发展好时期,发展前景乐观。

然而,我国奶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同样吸引了国外奶业的进入,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包括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泰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奥地利、秘鲁等。品牌多达近100个,其中德国就有20余个,澳大利亚有15个,新西兰有5个。巴氏低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也有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等这些国家。

今年1—10月份液态奶进口量已达20万吨,预计全年将有28万吨,而在2005年才只有3800吨,2010年1.59万吨,2011年4.05万吨,2012年9.38万吨,2013年18.45万吨,仅4年的时间进口量就增长了10多倍。

大包装洋奶粉进口逐年在增加,近几年的进口量分别是:2008年10.08万吨,2009年24.5万吨 ,2010年41.4万吨,2011年52.5万吨,2012年57.29万吨,2013年85.44万吨,2014年1—9月份81.38万吨,预计全年总量将超过100万吨。

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这已构成了洋牛奶与国产奶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它已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的奶业发展,中国奶业自从经过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与洗礼后,发展模式与速度及资源流向等这些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已从快速转向缓慢发展,整个业态最大的特点就是2008年之前的快速增长状况已不复存在。从数量和速度转向质量,从散养转向规模,从粗放转向精细,从单一转向多元,经营模式在变,市场格局在变,整个行业都在变化中前行。业内人认为上面的统计数字含有很大的水分,实际的存栏量可能连1200万头还不到。2014年1—9月奶牛进口量已达15.9万头,全年预计可达18万头,同比增加达80%,仅这一点进口量,是远远无法弥补国内的杀牛量的。

去年8月中旬起至年底闹了一场“奶荒”,奶价被抢狂升致6元/公斤。今年近几个月又出现了一轮“奶荒”, 而这次奶价却出现大跳水狂跌至3.90元/公斤,有些地区还降至2.50元,最近青海大通县良教乡等地区的散户奶农的奶价已下跌至1.60元/公斤。两年中的奶价出现了过山车,这正暴露了我国奶业基础差、结构不合理和抗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薄弱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次奶荒与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是乳企抢奶源托抬高了奶价,而今年是乳企不想收购更多的牛奶,又或是一些地区卖牛杀牛过多而没有那么多的牛奶交售供应,例如杭州、青岛等地就出现了这种罕有的情形。

去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共出台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和婴幼儿奶粉进药店专售等十余项奶业新政。当中有些新政,则处于出台容易下地难的尴尬状态。年内实行兼并的企业并不多,仅有飞鹤并购关山乳业和吉林艾倍特乳业、蒙牛并购雅士利等三、四宗,且当中有一半是在兼并政策出台前双方就己谈好了的。其余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兼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被人兼并;大企业对市场份额少、资源小、经营能力一般、业绩平平这样的中小企业,又看不上,不感兴趣。实际上,具备兼并实力的企业并不多,两厢情愿的更少。兼并重组工作推进显得十分缓慢,鼓励兼并这一新政落地艰难。

婴儿奶粉进药店雷大雨点小,当初是打持着官方红头文件进去的,进去后却卖不出,消费者基本不买帐。大部分的店1天只卖三、几罐,非常冷清,一片沉闷无声无色,全国没有一家店获得成功基本上都在惨淡经营。如今还不知如何收场是好?进退都不是,进,缺乏动力,退,面子难搁。奶粉进药店是在十分尴尬中推行,效应与原先设定的目标相当遥远。

从9月3日在京召开的“2014年全国认证机构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还保留有27个国家共1686家境外乳业获得准入中国市场销售的许可认证,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共有55家。至2014年12月24日止,全年累计共有204家进口商共255个进口品牌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注册备案,这当中,使原先境外贴牌生产的“假洋鬼子”婴幼儿奶粉,己有相当一部份进入了洋品牌奶粉滩入大军的队例。

2013年的婴幼儿奶粉小包装成品进口量是12.28万吨,2014年1—9月份的进口量已有8.9786万吨,预计全年的进口总量将超上年。

中国人到底要不要喝那么多的洋牛奶洋奶粉?

8)奶源质量安全还是让人放心不下

2014年11月初,山东省商河县几十家奶农牧场所产上万斤牛奶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原因出自饲料受到污染。

9)奶粉进口商惨淡经营巨额亏损

奶粉进口商今年的市道行情,可以说,似乎是全处于水深火热之牛。年初由于对奶粉市场需求形势的误判,在4.2—4.3万元/吨这一高价位下单进贷,随后恒天然施行线上线下双价格运行以及全球奶粉价格一路下跌,手中的奶粉难于卖出,无奈之下只好将囤积的奶粉一降再降抛售,在这期间甚至还出现了相当长时间段的倒扣价,致每吨亏损多达2万元。今年全年的奶粉超低价己使过半的进口商巨额亏损,据闻,天津有一家进口商己亏损2亿多元。按他们的行话说:“辛苦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从上面这些业态市况来看,2014年的中国奶业发展形势未见得有多顺有多好,反倒显得一片平淡、消沉,甚至是趋于严峻和复杂。我倒认为,中国奶业已到了所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

亟待突破各方阻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奶业发展亦刚好进入到从传统奶业转向现代奶业这一转变过程,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和各方利益的抟弈,在发展前行中必然会发生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或阻力、困难或问题。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奶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有如下一些:

三聚氰胺事件负面影响挥之不弃,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不振,行业信任危机依然存在。这一问题,已经被列为整个奶行业最大的最为重要的、同时又是亟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一道难题。

桓天然前任首席执行官(CEO)西奥。 史毕根斯,不久前在接受中国媒体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牛奶价格并不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担心的是消费者的信心,我们都知道,牛奶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西奥换句话说,消费者的信心是不由我们生产企业来决定的。西奥也是在告诉大家,失去了人心也就意味着没有未来的市场。

奶业资源分布不合理,产奶区高度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八省区。这不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在人为地造成了北奶南调而增高了奶产品的运输成本;此外,还使得奶业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可利用的牧草、饲料白白地被浪费掉,而无法将其转化为蛋白质。

过于套用工业发展“做大做强”的理念来发展奶业,违背了农牧业及乳品生产的就地资源就地利用、就地养殖就地加工、就地消费和适宜适度发展的这一发展规律。中国奶业资源较为分散,高度集中使用成本重,即使企业做大了也很难做强。而全球这一行业的做法或规律是:“适度规模做强做精做好”。

企业急功近利,产品假借高端之名价位不断虚高。有些企业的高端单一产品年销售高达75亿元之多,而成本连一半都不到,这是一个暴利产品,这种暴利是建立在对消费者欺骗的基础上的。

奶行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利润分配不合理。上游养殖业的利润占10%还不到,奶农完全没有议价权,奶价议价权全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奶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亏本养不下去时就只好卖牛杀牛甚至是弃养。

企业经营实力欠缺,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一遇外资迫近和洋牛奶、洋奶粉的入市冲击就朿手无策,甚至是市场失守。

标准粗糙,生奶国标落后。没有高标准,就难有好奶源,没有好奶源,何来做出好产品?标准低也是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奶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国标一天不复高,消费者的信心就一天也不会回来。

从业者社会责任、道德、行为准则不到位,企业欠诚信,行业自律差。生奶加入杀菌剂保鲜,该杀的病牛而不杀而转卖他人宰上市,乳品加入防腐剂等。

品类不齐,产品同质化。由于国内缺乏奶酪生产加工,故奶酪、乳清粉、乳糖等需要依靠进口。

盲目扩张,加工产能严重过剩,过剩达50%以上。在此背景下,伊利今年还分别3月在山东投4.9亿元、6月在宁夏投4.49亿元、12月在四川投4.04亿元扩建3家UHT奶加工厂。一边要中小企业离场,一边是大企业无限量在扩建。

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形无定式。从过去的每家每户3~5头散养,到公司十农户,到奶农社,到养殖社区,到万头牧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南方的家庭规模牧场模式,则得不到推广。

生态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经济意识差,牧场设计、牧场经营、乳品产品选定及加工工艺等都未能达到环保生态的最高要求。

牛、草未能同步平衡发展。其中苜蓿草的缺口还差一半,需靠进口弥补解决,2012年的进口量44.22万吨,2013年是74.77万吨,2014年预计达110万吨。

疾病、疫情防控不力。几乎每隔二、三年就有病疫情发生或流行,对奶牛“两病”的净化工作抓得不够落实 ,病牛商品化流通时有发生。广东今年有2个牧场从北方买了2批奶牛群数百头,有当地的检疫证明,买回后不到二、三月牛就病死了百多头,损失惨重。

散户奶农退出过早过快过多,乳企自办奶源过小过慢,跟不上。企业重加工,轻养殖,自办奶源积极性不高,且国家缺乏一个量化指标。山东泰山区省庄镇东孙村,原几乎家家在养奶牛,每天可产出10吨的牛奶。这一次因受奶荒掉价影响,现在已经有90%的奶农弃养。

政策导向存在着偏差 。提倡资源高度流转集中,抓大压小;打造婴儿奶粉国家队,连外企都进入名榜;兼并重组对外资不设防;重新认证证假洋鬼子奶粉变身真洋鬼子洋奶粉继续留在中国市场争分份额等。资质审核重新认证,未能有效拦截样奶粉的大举涌入。

企业浮躁,乱定价、乱宣传、乱标识,虚假广告满天飞。明明是乳饮料,却标榜牛奶销售。

所谓的资本运作型企业及经营手法,受到吹捧和鼓励。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是靠卖股份、股票在套钱。这类企业对整个奶行业而言,实质上是一个搅局者,原来的平静、原来的平衡、原来的秩序、原来的行业规则,都让他们搅乱了。

奶牛养殖存栏整体增量扩群 缺乏牛源。 国内的种源牛源培育与繁殖严重滞后,产奶水平低,料奶转化率低。

消费者对国产奶不放心,国内企业对国产奶源质量也不放心。广东的乳企,这几年90%以上的都在使用进口奶粉,完全使用本土奶源的只有一、二家;最近一、二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纷纷跑到国外寻找奶源,今年对外投资总签单多达近70亿元人民匝。这些行业状况,实际上是反映出了国内乳企对国严奶源不太放心。

生鲜奶源、乳品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透朋、不对称。

养殖与加工脱节、分离,独行运作,缺乏互相通气和利益协调。

产品结构不理性不合理, 乳企重常温奶轻巴氏鲜奶。过多过量使用还原奶,无法拉动生鲜奶源和养殖业的扩大发展。

产品销售环节繁多,管道成本重,厂家直对商家的传统简洁的商贸形式被抛弃,大众平民产品被卖出贵族价,使消费者无奈增加了消费成本。

大企业“奶跑跑”纷纷出境寻奶源,这本身就显示或反映出他们对国产奶质也感不太放心。此举对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具有负面影响与不利。

对以上所列的我国奶业发展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不要被这些问题和困难所吓倒和失去信心;其次,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想办法,去将这些问题一个个地克服和解决。

国内乳企持续发力

亚盛集团未来3年拟将在甘肃、内蒙等地投入13亿元,建3万头牧场。

恒天然于2014年8月宣布,要与雅培合作,投入18亿元在华开办大型牧场。

恒天然此前在华已独立开办了5个大型牧场,目前仍有发展项目在推进中,今后要在中国独自开办20个规模牧场。以此同时,今年9月又宣布出高资收购浙江贝因美20%的股权。

荷兰皇家菲仕兰于2014年10月8日宣布,要投7亿元与辉山乳业组建新的合资公司。

今年7月12日,区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资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向河北向定位于中国高质量奶源市场的华夏畜牧公司投入3000万美元。此前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LC)“主权投资基金”己签约投入7000万美元,华夏畜牧共获1亿美元将在黑龙江邵东再开办2万头的大型奶牛养殖场,而目前华夏畜牧已在三河拥有3个规模牧场。(但据传,此项目最期不知何故,处于暂时半停止推进状态)。

上海光明在新西兰并购的合资公司新菜特,最近公布将出手收购四川新希望的20%股权,旨在加强进攻中国西部市场。

今年2月,法国达能以51.53亿港元再次增股蒙牛,成为蒙牛的第二个大股东。10月30日,蒙牛、达能、雅士利三方联合发布公告,法国达能要再增资入股雅士利,并占25%的股权而成为第二大股东,蒙牛的股份则降减为51%。

KKR、鼎辉风投私募基金投资加盟现代牧业并占82%股权,而现代牧业仅占18%。现代牧业在今年又完成了将28%股权卖给蒙牛的股权运作。

罗马尼亚贸促会利用中国解禁欧盟活体牛入境的契机,于2014年11月25日与山西省景阳能源集团签订了37.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合同,开建中国最大规模的奶肉兼用牛末产基地。

粗略地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外资本进入中国乳业的总投资已达280亿元。由此看来,中国奶业的资本时期已经到来。在未来的3—5年内,专业型的大型牧场将会越来越多,这正是迎合了中国政府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以此同时,由于资源和市场将越来越高度集中在这些大企业手中,因此对原有的中小型奶牛场和中小乳品加工企业来说,给他们带来的发展与生存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我正担忧,未来十年八年国内的大企业没有一家不流着外资的血液,全部给整合了,中国奶业也许将成为第二个“大豆行业”。

国内企业跟风国外寻求奶源办工

2014年10月27日,广东恒大全资收购新西兰婴儿奶粉品牌咔哇熊。

2012年广东雅仕利在新西兰投资10亿元人民币,并购组建一奶粉加工企业:雅士利新西兰乳业有限公司。此项目去年已动工,今年底可竣工。

2010年11月,上海光明乳业集团出资3.8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并购了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占51%控股权。经3年合作经营扭亏后,于2013年在新西兰获准上市。该工厂为奶粉加工,其生产的“培儿贝瑞”品牌婴幼儿奶粉于去年开始销往中国市场。

2013年4月,内蒙古伊利乳业集团与香港金港商贸控股公司出资12.19亿元,100%全资收购设在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的新西兰大洋洲乳业有限公司。2014年11月20日,伊利发公告称,对新西兰此项目将再增投20亿元人民币,使项目总投资达33亿元人民币。

积极实现奶源本国化

当下,有关部门或行业、企业正在做“十三五”发展规划, 已着手在考虑和谋划未来的奶业发展大计。笔者在此也想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考虑到消费者对国产奶存在不放心,建议对现行的国家生鲜奶标准及其他奶业相关标准立即做出重新的修定,并明确所有定义。

在我国现有的乳制品中,唯有巴氏鲜奶是要求必须要使用生鲜牛奶为原料奶。可以说,中国奶业的希望唯有寄托在巴氏鲜奶的身上,也就只有它才能拯救中国奶业。要使巴氏奶盛行中国,首先得要为巴氏鲜奶生产与消费提供宽松的发展氛围与条件,这包括政府提倡,消费引导,还包括在行业与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中,又或在产业与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对巴氏奶有无扶持倾斜。例如,可否考虑实行巴氏奶低税制?又或对巴氏鲜奶包材包装实行减免税收或返还等扶持政策?相反,对还原奶、常温奶则实行重税制。而以此来抑制还原奶及常温奶的过度或无限量生产,要为鼓励乳品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提供利好环境与条件,从而达到促进和拉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并实现奶源本国化的目的。

成立全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小组(或机构),小组成员由对中国奶业发展情况熟识和了解、不带任何企业利益倾向、对问题判断客观公正、为人正直的专家组成。此小组对中国奶业发展战略负责,中国奶业发展,应该有听到行业的主流声音;对各类人群对中国奶业的各种杂音,也交由此小组的专家去应对。

加大牛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披露、发布透明度。让消费者及公众、媒体了解、知道更多的行业发展实情,这是恢复和提高消费者对奶行业及国产奶消费信心有效的办法与手段。

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建立全国牛群电子档案。一来可精确掌握全国奶牛总存栏数,二来可掌握牛群(牛只)流动动态及病疫情防控状况,三来可为牧场提供许帮助提高生产效率、效益或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养殖成本、产奶量、牛群健康状况等)。

建议实行生鲜奶源收购、使用、登记、备案、公告制度和根据收购使用数量配置免税(如自贸协定零关税配额指标部分)或减税进口奶粉指标奖励制度,以此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从而拉动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拉动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发现侵权行为,请立即告诉我们,我们将会在查证后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新闻 更多 »
关于我们 | 贸易手册 | 使用帮助 | 支付方式 | 诚聘人才 | 交换连结 | 广告刊登 | 联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