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简体 环宇食品网 中华食品网(版權共同所有) 环宇包装网 | 新用户?免费加入会员 | 登入 | 帮助 | 加入我的最爱 | 设为首页
环宇食品网
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新闻 »  市场分析 »  广州本土保健品企业2017年业绩飘红 » 

广州本土保健品企业2017年业绩飘红

广州本土保健品企业2017年业绩飘红
2018-04-11



国内保健品企业重返春天?近日,碧生源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公司扭亏为盈。西王食品、汤臣倍健、金威达等几大本土保健品企业在2017年也纷纷交出了好成绩。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企业业绩飘红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为顺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及时做出了战略调整。

国内几大保健品企业交出好成绩

碧生源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集团实现收益约5.43亿元,同比增加5.5%;毛利4.30亿元,同比增加1.10%;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408.6万元,较上年亏损6871.4万元转盈。除了碧生源,国内其他几家保健品龙头企业也交出了好成绩。

西王食品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7年实现盈利2.8亿-3亿元,同比增加107.69%-122.53%;汤臣倍健2017年财报显示,期间公司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34.72%,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43.17%;厦门金达威集团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20.85亿元,同比增加25.37%,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加58.76%。

不过,也有个别本土保健品企业业绩并不理想。中生联合预期2017年度溢利较2016年度减少约80%,但预期收益及毛利较2016年有所增加;交大昂立2017三季报净利润0.94亿,同比下降30.56%。

中生联合溢利的预期大降,主要是因为其内部战略的调整,公司提升了好健康及禾健品牌产品的整体销售占比,而前期阶段的好健康及禾健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产生的毛利率较中生品牌零售门店为低。此外,销售及经销开支大幅增加主要由于为提升好健康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集团增加品牌建设的营销开支,以及2017年度,美元及港元兑人民币贬值所产生的汇兑亏损。交大昂立近年来保健品业务一直比较低迷,发展受挫。

业绩飘红,企业“顺市”调整战略是主因

保健品企业业绩飘红的背后,是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规模 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2.6%,2016 年产值达到 2621.1亿元,约为 2009年的6倍,增长势头迅猛。到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

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保健品企业带来新机遇。某保健品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市场那么大,国内几大保健品企业过去一直做得不错,2016年业绩受挫除了外资品牌冲击的原因,更内在的原因是企业自身没有及时调整战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2017年,国内保健品企业反应过来了,所以才打了一场“翻身仗”。

碧生源2016年净亏损6871.4万元,2017年能够实现扭亏转盈,聚焦新产品、拓展新客群战略做了大贡献。财报显示,2017年碧生源坚持聚焦再新产品、新人群和新领域的拓展,持续深耕OTC连锁和终端,在维持两茶稳定发展的同时,推出奥利司他胶囊以及梅羊羊牌开塞露等新品。

汤臣倍健在2017年业绩回暖,也是因为公司“主动出击”,大单品战略、电商品牌化战略、布局运动营养市场、培育合资公司健之宝业务等举措,对业绩带来了较大的提升。

西王食品2017年为何业绩预期大增?主要原因是西王食品在2016年完成收购加拿大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公司Kerr,并于2016年10月31日完成股权交割。2017年,西王食品新并入了Kerr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并且Kerr在报告期内整合线下业务资源,激活线上业务存量,令国内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玉米油板块在报告期内继续推行品牌推广策略,利润获得良好的增长态势。

中外合资将成保健品行业新常态

面对中国庞大的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外资品牌凸显了其在品质、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更是加码中国市场。不过,随着跨境电商在国内的普及,及国内保健品品牌的崛起,在资质申请、渠道拓展方面不具备优势的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遭遇挑战。而对国内本土品牌而言,政策利好、本土市场和渠道是它们的优势,中外合作,成为保健品企业掘金中国市场的趋势。

以汤臣倍健为例,2017年3月11日,汤臣倍健对外公告,拟注资8000万到1.2亿元,持股比例为60%,牵手美国营养品巨头NBTY。2018年1月31日,汤臣倍健股对外发布公告,将以现金方式购买Life-Space Group Pty Ltd 100%的股份。对于汤臣倍健而言,这两次合作有助于集团获得更强大的品牌,同时有利于产品线的拓展。对于合作的外资企业,可以解决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政策限制的问题。

除了中外合资,兼并收购也是中外企业牵手的重要形式,包括西王收购加拿大知名保健品企业Kerr,合生元收购Swiss、美国着名保健品品牌Doctors Best等。业内专家指出,对内资企业而言,兼并收购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场;对外资企业而言,这也是一次深入中国市场掘金的好机会。

罗兰贝格的消费者调研报告认为,基于中外双方资源禀赋优势,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进行多样化合作将是未来致胜中国保健品市场的途径之一,跨国合作、资源互补将成为市场新常态。

本文转自[食品商务网],原文:
http://news.21food.cn/35/2826031.html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发现侵权行为,请立即告诉我们,我们将会在查证后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新闻 更多 »
关于我们 | 贸易手册 | 使用帮助 | 支付方式 | 诚聘人才 | 交换连结 | 广告刊登 | 联络方式